就在太史慈向高博请教之时,县衙大门的外面,隐隐约约有吵吵嚷嚷的声音传进了堂内。
太史慈、高博二人已经说得差不多了。这时听到了异声,二人遂停止了谈话。
太史慈听到,传来的模模糊糊的声音之中,夹杂着喊冤的声音。他确定无误后,朝高博拱手告罪了一声,然后朗声说道:“先生,请在此处安坐。有人来县衙喊冤,慈得出去看看。”
高博一脸轻松地说道:“在下和将军一同前去吧,也好瞧个究竟。”
太史慈点了点头,“先生请便。”
太史慈迅速地戴好头盔,背好虎筋弦弓,挂上箭筒,拿上狂歌戟。然后,他和起身站立在一旁的高博,一起出了二堂,向县衙大门疾步行去。众亲卫在他的招呼下,随后跟上。
在众人走动之时,衙外的声音越发密集了起来。太史慈和高博便加快了步伐,快步走出了县衙大门。
只见门外处,聚集着一大群人,吵吵嚷嚷,喧闹个不休。
太史慈本能地在心中迅速地估算了一下,这群人约莫有四、五十余人,手中没有任何武器。他再看看这群人的衣着打扮,似是秣陵城的平民百姓。
见到没有异常,太史慈便将手中的双戟收了起来。
...
这些看热闹的平民百姓,丝毫没有注意到太史慈和高博。他们一边朝着人群的中间不停地张望,一边用手指指点点,说着闲言闲语,或激动地大声喧哗。
人群的最外围,因视线被阻,许多人急得抓耳挠腮地转来转去。有几人干脆踮起脚尖或跳跃起来,以便让自己看得更清。
门前衙役和出衙查看情况的衙役班头,正在奋力地呵斥着这群闲民,但收效甚微。他们见到太史慈从大门处走了出来,便一起迎了上来。
这时,衙门内众亲卫齐步走动的声音传来了。
看热闹的人群,听到士兵们有节奏地走动时,“沙沙”的甲叶撞击声,和“咚咚”的脚步声,顿时吓得都停止了说话或吵嚷。他们将头扭向了县衙大门。
太史慈一边朝衙役和班头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过来,一边大声地喊道:“县衙重地,尔等为何聚集在此,大声喧哗?”
“还不速速散去!”
此时,走到门口的亲卫们也高声喊了起来,“县衙重地,闲人速速散去!”他们的喊声整齐划一,显得颇为雄壮威武。
看热闹的人群听到太史慈和亲卫们的喊声,再见到全身披挂的太史慈和穿戴盔甲、拿着武器的亲兵们,顿时被吓得襟若寒蝉、哆哆嗦嗦。他们终于想起了这些士兵的可怕,遂呼啦啦地退后散开,露出中间空地上,跪着的五个人来。
但这些喜爱热闹的闲民,并没有退散得太远。他们见太史慈和士兵们没有上前主动驱赶,于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退后了十几步,便没有再退了。这些人犹犹豫豫地徘徊在不远处,打算继续看看热闹。
太史慈没有理会那些闲民,他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下跪的五人身上。
跪着的五个人,三男两女。
其中的二名男子,鼻青脸肿,作奴仆装扮。
两名女子,作侍女打扮,不停地小声啜泣着。
奴仆和侍女俱都跪在一名富态男子的身后。
富态男子约莫四十多岁,身上穿着单薄的白色囚服,蓬头垢面,手举状纸,跪在冰冷的地上,冻得瑟瑟发抖。
此人本来喊冤喊得累了,正在歇息。此时,他听到动静,瞟见县衙有人出来,便又高声喊道,“冤枉呀!冤枉呀!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呀!”
太史慈移步靠近这名喊冤的男子。走到近旁,一股极其难闻的臭气真冲鼻腔。太史慈皱了皱眉,压下鼻腔里的不适,朝着男子,平和地问道:“就是你在喊冤吗?你有何冤情?”
那人见问话的,是他所厌恶的武人,便不理不睬,只是一个劲地高声喊冤。
见男子居然不认识自己,也不理睬自己,太史慈遂没有和这浑人计较。
此人身上的臭气难闻,太史慈便走开了几步。他朝着不远处站着的衙役和班头,招了招手。衙役、班头屁颠屁颠地小跑了过来。
经过门前衙役的讲述和班头的补充,太史慈得知了事情大致的经过。
这名喊冤的男子是东城的富户付老爷,他身后的奴仆和侍女均是他的府中下人。
刚才,付老爷带领着这四名下人,沿街一路喊冤,朝着县衙慢步走来,他们的身后,很快就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闲民百姓。
付老爷来到县衙门口附近,便一下子跪倒在门前的空地上,他身后的奴仆和侍女也跟着跪下。
付老爷不停地喊着冤枉,门前衙役和班头试图将此人劝走,但付老爷赖在地上不肯离去,结果就闹出了这番的动静,还惊动了身处县衙二堂的太史慈。
太史慈听完衙役的叙述,思考了一下。
现在秣陵城一切问题的症结,据高博所说,都是在于信任方面。倘若他能给此人仗义执言、伸张正义,并让大众知晓,必能获得秣陵平民百姓的支持与信从。
于是,太史慈对衙役、班头交待了一下,然后和高博、众亲卫回衙,安排升堂审案。
当值衙役的数量不够,太史慈便将自己的亲卫们一并充当衙役使用。
太史慈命人将大堂整理了一番。他将身上的武器交由身旁的一名亲卫收好,随即,他便高坐在堂中的案牍之后。
太史慈原本安排高博坐在他的身边,但高博坚辞不受。最终,高博隐立在太史慈的侧面,不在堂下众人的视线之内。
在太史慈的吩咐下,付老爷和他的侍女、奴仆都被衙役们引进了大堂,在堂下跪好。
太史慈命班头安排数名衙役在大堂内部,用绳子横空拉上了一条界线,并守在绳子旁。看热闹的闲民百姓被允许进堂观看,但不准越过界线。
通过县衙大门外衙役的喊话,得知能旁观审案的好消息,大量好奇的闲人,从衙外如潮水般地涌了进来。这堆人挤在绳子的一侧,等待着看青天大老爷审案的新奇热闹。
太史慈将诸事安排完毕,便准备开始升堂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