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三巅之群英荟萃 > 第二百四十四章:项扬的决择

  刘御望着眼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他上前几步,紧紧握住项羽的手,沉声道:“项将军能来,孤心甚慰。我知你心中有家族之重,亦有天下之大义,今日你我携手,定能共创辉煌。”

  项羽回以坚定的眼神,声音洪亮:“殿下英明神武,项羽愿为前驱,誓死追随,共谋汉室复兴大业。”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信任已在彼此间深深扎根。

  随后,项羽率部入驻虎牢关,与刘御的军队合兵一处,整军备战,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项燕在收到项扬的回信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项扬心中的挣扎与矛盾,也理解那份难以割舍的血脉之情与家族荣耀。

  但作为一族之长,他更清楚大局为重,家族的长远利益高于一切。

  于是,项燕再次提笔,给项扬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不仅再次阐述了家族的责任与使命,更以深沉的父爱,劝慰项扬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

  他告诉项扬,真正的强者,不仅要能承受荣誉与赞美,更要能面对困难与挑战,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扬儿,你可知,先祖项籍之所以能成为西楚霸王,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勇猛与智慧,更是因为他那颗为了家族、为了天下苍生而不懈奋斗的心。

  你身为项家之后,应当时刻铭记这份责任与使命,而非被个人情感所束缚。”项燕在信中深情地写道。

  这封信,穿越了千山万水,最终还是送不到项场的手中。

  因为此时刘虞正带着袁绍、公孙瓒攻打邺城,书信被张郃得到了,然后交到袁绍手上。

  袁绍看完书信后,只留下郭图、许攸、辛评、辛毗、审配五人商议。

  等众将走后,袁绍将书信交给五人观看,并沉声问道:“诸位,看来项家此举是真心归顺刘御,只是项扬并没有打算归顺刘御,现在项燕写书给劝说项扬归顺刘御,诸位可有办法阻止?”

  郭图轻抚胡须,目光闪烁,率先开口:“主公,项家之事,关键在于项扬。

  若项扬真心归顺于我,则项家之势可为我所用;若其心怀异志,便是潜在之患。

  我建议,我们可借此书信大做文章,挑拨项扬与刘御之间的关系。”

  许攸闻言,点了点头,补充道:“确是如此,我们可伪造一封回信,假装是项扬回复项燕,信中可表露出对刘御的不满与不信任,甚至可提及有意归顺主公,但需时日布局。

  这样一来,刘御若得知,定会对项扬产生猜疑,二人之间便会出现裂痕。”

  审配皱眉,略显忧虑:“此计虽妙,但风险亦大。若被刘御识破,恐怕会适得其反,加强他与项扬的联盟。”

  辛评沉吟片刻,提议道:“我们可在这封假信中加入一些真实信息作为掩饰,比如项扬在战场上的一些无奈之举,或是他对家族责任与自身抱负的挣扎,这样的细节会让信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同时,派遣可靠之人,将此信秘密送至刘御之手,确保万无一失。”

  辛毗则看向袁绍,语气坚定:“主公,无论我们采取何种策略,都应加速对邺城的攻势,展现我们的实力与决心。

  只有当我们在战场上取得显著战果,才能更有效地影响诸侯之间的立场与选择。”

  袁绍听罢,目光如炬,拍案而起:“好!就依诸位之计行事。

  我们不仅要击败刘虞,更要在这乱世中,成为真正的霸主!郭图、许攸,你二人即刻着手准备假信,务必做得天衣无缝。

  审配、辛评、辛毗,你们则负责加紧攻城事宜,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邺城!”

  众人领命而去,袁绍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此时,刘御三道命令下来,让丁原、李世民、秦昊等人尽快攻巨鹿郡,歼灭朱元璋所部人马。

  让刘虞、袁绍、公孙瓒尽快攻下邺城,歼灭王莽所部人马。

  让曹操、袁术、赵匡胤尽快攻下清河郡,歼灭窦建德和洪秀全所部人马。

  刘御的命令如同三道闪电,划破了乱世的阴霾,迅速传达到了各方将领的耳中。

  丁原、李世民、秦昊等人接到命令后,立刻整顿兵马,誓要一举攻克巨鹿郡,将朱元璋的势力彻底清除。

  因为此战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是为了汉室复兴的大业,因此士气高昂,战意盎然。

  在邺城前线,刘虞、袁绍、公孙瓒三人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他们知道邺城的重要性,一旦攻下,不仅能削弱王莽的实力,更能为后续的战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于是,三人齐心协力,指挥着大军向邺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而曹操、袁术、赵匡胤这边,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面对的敌人虽然强大,但凭借着各自的智谋与勇武,也是毫不畏惧。

  尤其是曹操,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不仅亲自上阵指挥,还不断激励将士们奋勇向前。

  在他的带领下,大军势如破竹,一步步逼近了清河郡。

  而朱元璋、王莽、洪秀全、窦建德四人得知汉军前来攻城,又得知张角已经被刘御擒获,项燕、项梁、项羽已经归顺刘御,

  他们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忧虑与不安。

  四人虽各据一方,但面对汉室复兴的大势,以及刘御麾下众多英才的联合,他们深知单凭各自的力量难以抗衡。

  朱元璋在巨鹿郡内紧急召集将领商议对策,自己虽已身处险境,但依旧保持着冷静与果决。

  “诸位,汉军来势汹汹,但我们也非无计可施。巨鹿郡地势险要,我们可依托地形,设下重重伏兵,利用火攻、水淹等战术,给予汉军迎头痛击。”

  王莽在邺城得知汉军逼近的消息后,则是加强了城防,同时派出使者前往周边诸侯求援。

  他心中清楚,邺城一旦失守,自己将无立足之地,因此必须拼死一搏。

  “只要守住邺城,我们就有机会反击。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汉军内部的动向,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破敌的契机。”

  洪秀全与窦建德在清河郡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在这一刻却达成了共识——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汉军。

  窦建德擅长兵法,他提议利用清河郡的水网密布,布置水军,从水上对汉军进行突袭;

  而洪秀全则擅长鼓舞士气,他亲自上阵,激励将士们为保卫家园而战。

  然而,汉军的攻势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丝毫不给四人喘息之机。

  丁原、李世民、秦昊等人在巨鹿郡与朱元璋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

  在邺城,刘虞、袁绍、公孙瓒三人也是全力以赴,他们利用攻城器械不断对城墙进行轰击,同时派遣精锐部队试图突破城门。

  王莽虽然奋力抵抗,但城内的物资和兵力逐渐耗尽,形势岌岌可危。

  清河郡的战况同样激烈。曹操、袁术、赵匡胤三人各展所长,与洪秀全、窦建德的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曹操的智谋、袁圣的勇猛、赵匡胤的稳重,在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洪秀全与窦建德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汉军的联合攻势下,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