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三巅之群英荟萃 > 第二百三十一章:秦昊的应对之策

  雁北郡,太守府。

  秦昊知道这件事情后,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眼中闪过几分复杂情绪。

  欧阳飞燕的死不仅是对匈奴的一次沉重打击,更是他向整个草原宣示他秦昊威严的方式。

  尽管心中对这位曾经的未婚妻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纠葛,但在自己的利益与个人情感的天平上,秦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袁大磐,你做得很好。”秦昊淡淡地对袁大磐说道,语气中既有赞赏也有警告。

  他明白,这种手段虽有效,但也极易引发连锁反应,需要谨慎处理后续事宜。

  随即,秦昊召见了他的心腹谋士范增、王猛、李善长、张仪等人,商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匈奴报复以及如何利用这一事件进一步巩固大汉的边疆。

  “诸位先生,欧阳飞燕之事已了,但其背后的波澜却远未平息。匈奴王庭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秦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范增抚须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所虑极是,匈奴乃草原霸主,其实力不可小觑。

  然而,此次欧阳飞燕之死,或可成为我们分化匈奴内部、削弱其力的契机。

  我们可暗中联络那些对匈奴王庭不满的部落,许以重利,使其倒戈相向。”

  王猛点头赞同,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应加强边防线上的军事部署,修筑更多的烽火台和城寨,确保情报传递的畅通无阻。

  同时,训练精锐骑兵,以备不时之需。”

  李善长则着眼于民生与外交:“主公,稳定民心亦是关键。

  可下令减免雁北郡及周边地区的赋税,鼓励农耕,增强百姓对朝廷的向心力。

  至于外交,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诸国,结成联盟,共同抵御匈奴。”

  张仪则以其纵横之术,提出了更为深远的策略:“主公,我们还可利用此次事件,向天下展示大汉的强大与决心。

  可发檄文至各诸侯国,声讨匈奴之暴行,号召诸侯共讨之。”

  秦昊闻言,目光在四位谋士身上一一扫过,最终汇聚成一股坚定的光芒。

  他缓缓站起身,双手负于背后,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那片辽阔无垠的草原,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

  “诸位之言,皆为我大汉强盛之良策。

  范增先生之计,分化匈奴,乃是从内部瓦解其力量,此为上策;王猛将军所言,加强边防,乃是固本培元,确保我大汉疆土不受侵犯,此为中坚;李善长大人关注民生与外交,实乃长治久安之道,此为基石;而张仪先生之纵横术,更是能使我大汉之声威震于四海,此为展翅高飞之翼。”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有神地望向众人,“我意已决,即刻实施四位之策。范增先生,你负责秘密联络那些对匈奴心怀不满的部落,务必谨慎行事,勿使风声走漏;王猛将军,你需亲自督军,加强边防建设,同时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骑兵,以备不时之需;李善长大人,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之事,需速速办理,并着手准备外交事宜,争取西域诸国的支持;张仪先生,你则起草檄文,广而告之,让天下人皆知我大汉对抗匈奴之决心与实力。”

  四位谋士闻言,皆是精神一振,齐声应诺。

  从这一刻起,大汉北疆的命运将因秦昊的决策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雁北郡乃至大汉的边疆地区都忙碌了起来。

  范增的使者如幽灵般穿梭于草原之上,秘密接触着那些对匈奴心怀不满的部落;王猛的军队则日夜不息地加固城墙、修筑烽火台,同时训练出一支支精锐的骑兵队伍;李善长则在民间推行减免税赋、鼓励农耕的政策,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诸国,寻求联盟;而张仪的檄文则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激起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与战略的推进,大汉的边疆逐渐稳固下来。

  而匈奴的势力则因内部的分裂与外部的打压而有所削弱。

  秦昊以他的智慧与胆略,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与地位,更为雁北的繁荣与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匈奴王庭的铁木真在得知欧阳飞燕之死及其背后的复杂局势后,铁木真愤怒与震惊交加。

  他未曾料到,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之死,竟能激起大汉如此强烈的反应,更未料到自己的内部竟已如此脆弱,被大汉的谋士们洞察并利用。

  “大汉,秦昊!”铁木真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击垮我匈奴吗?我铁木真誓要报此仇!”

  然而,愤怒之余,铁木真也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代枭雄的冷静与深谋远虑。

  他清楚,仅凭一己之怒难以撼动大汉的根基,必须采取更为巧妙的策略。

  于是,铁木真秘密召集了王庭中的智囊团,包括他最信赖的几位大将和谋士,共同商讨对策。

  会议中,他听取了各方的意见,最终制定出一套双管齐下的计划。

  一方面,他加大了对内部不稳定因素的镇压力度,同时暗中扶持那些对大汉怀有敌意的部落,企图通过他们来牵制和消耗大汉的力量。

  另一方面,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频繁骚扰大汉的边境,试图通过小规模的冲突来试探大汉的虚实,并寻找反击的机会。

  然而,秦昊与大汉的谋士们早已预料到匈奴的反扑。

  他们不仅加强了边防的警戒,还布下了重重陷阱,等待着匈奴的到来。

  每当匈奴的骑兵试图突破防线时,都会陷入大汉精心设计的伏击之中,损失惨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的攻势逐渐减弱,而大汉的声望与实力却在不断增强。

  铁木真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他意识到,仅凭武力已经无法改变现状,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于是,他开始尝试与大汉进行和谈,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来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

  然而,秦昊却并未轻易松口。

  因为与匈奴的和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实力相当的基础上,否则只会是暂时的平静,未来仍会爆发更大的冲突。

  因此,秦昊提出了苛刻的和谈条件,要求匈奴归还过去掠夺的领土、赔偿损失,并承诺在未来不再侵犯大汉的边疆。

  这些条件对于铁木真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但他也清楚,目前的情况下他别无选择。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和妥协,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议。

  虽然和约的内容对匈奴来说并不公平,但至少为双方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和平时期。

  铁木真在回到王庭后,开始着手整顿内部事务,加强军事训练,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而秦昊则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大汉的边疆防御,提升了雁北郡的综合实力。

  因为与匈奴的斗争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

  但他也相信,在自己与将士们的智慧与勇气面前,任何敌人都将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