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状元
但是,就目前来说,有关建虏的消息还是太少了。不能掌握建虏的动态,还是要小心建虏在憋大招。
想到这个情况,崇祯皇帝便召见了吴三桂,让他想办法去打探辽东的消息。另外,也传旨给周遇吉,让他关注草原动态。至于东江军那边,同样要求孔有德和耿仲明往辽东和朝鲜那边派出战船打探消息。
至于征讨,就目前来说,还没这个实力。
这倒不是说军事力量不行,而是远征辽东的话,粮草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事实上,任何战事的进行,最重要的,就是粮草问题。崇祯皇帝征战天下的这两三年,在粮草这一块,其实都有取巧的。
救援宁武关,他其实没带粮草,跑到宣府抄家了八大晋商,其粮草物资支撑崇祯皇帝打了宁武关之战。
随后的京畿之地的战事,正好打下了李自成囤积在真定的粮草,解决了后续可能出现的粮草问题,同时也让李自成因为粮草问题被迫离开了京畿之地。
随后的京畿之地的战事,崇祯皇帝的粮草其实是开始出现问题了,全靠京师城里从年初就开始粮食管制才支撑着的。
当初的昌平之战,明面上是祖坟要被人挖,所以全力一战,但是实际上,未必就没有粮草的因素。
昌平之战结束之后,崇祯皇帝领兵南下救援江南,同样是受粮草限制,他就不可能带大量兵马南下。就那五万人马的粮草,他其实都是瞄上了曲阜孔家和扬州大盐商的,到了南京之后,又开宰南京勋贵,才支撑着他一直粮草不缺,直到大胜关之战打败了李自成的大军。
随后的粮食问题就暴露了,他不得不抛下一切亲自南下找郑芝龙,软硬兼施,又给郑芝龙展望未来,最终筹到了每年一百万石的额外粮食支援。
北上四川的时候,因为有长江水运,粮食消耗也少。如此种种,粮食问题便没成为崇祯皇帝南征北战的大问题。
可如今,云贵和广西的战事还在进行,各地也是百废待兴,不少地方其实收不上粮食,崇祯皇帝就干脆免了一年的赋税。
此时朝廷的手中,压根就没有多余的粮食能发起大战。能休养生息,让各地不至于发生饥荒就不错了!
因此,对于辽东,对此时的崇祯皇帝来说,也只能是关注下消息,为以后的征讨做准备。至于眼下,是真的做不到。
崇祯二十年开始,崇祯皇帝的心思也都还扑在农事上。甘薯推广,不是旨意一下就能达成的。好在有前两年的基础,在山西中北部,山东和京畿之地已经有推广。因此,这新的一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向河南、陕西等地继续推广。
土豆、玉米也是非常好的主粮补充,但是崇祯皇帝不确定是否已经传入大明朝。就下旨让全国官吏推荐当地作物,甚至许诺,有好的农作物上缴朝廷,得到他的认可,便官升三品。
以水泥为主的基建,包括官道和水利设施的修建,特别是黄河的治理,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
但是,让崇祯皇帝想不到的是,在崇祯二十年五月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迫使他中断了手中的事情。
这个消息,不是一个好消息,乃是贵州那边吃了一个大败仗。
之前的时候,堵胤锡领军稳步推进,甚至都攻占了镇远,局势一片大好。
这个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自秦昭王两千二百多年前建县以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一脚踩着云贵高原,一脚涉入滚滚长江,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路的中心驿站,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军事孔道。
谁料这之后,各路官军开始争功,原定一天三十里的,他们能攻上四十里。一开始的时候,似乎也没事,堵胤锡也就没太过在意。
他在军中的威望,自然是比不上崇祯皇帝的。可能崇祯皇帝就一句话的事情,底下人就会坚决执行,但是堵胤锡哪怕是统帅,有些事情也得三令五申才行。
如今贼军示弱,朝廷官军声势浩大,堵胤锡发出的军令,也拉不住各路官军争功的心思。
最终,当大军攻到都匀府境内时,朝廷官军被大顺军余部以及叛乱土司的联军伏击,造成艾能奇、王祥战死,所部基本全军覆没,孙可望、曾英受伤,所部伤亡大半。然后贵州雨季到来,后勤粮草运输不便,大军便被迫退回到了镇远休整。
崇祯皇帝一看便知道,大概是蜀地的大西军降卒和蜀地将领互相争功,最终引发了这场惨败。
于是,他便在文华殿召开御前会议的时候提出:“朕决意亲征云贵,尽早平定云贵等地乱局。”
首辅范景文还坐镇在陕西那边,此时,内阁辅臣这边的蒋德一听,便立刻出列奏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责令堵阁老重振旗鼓,小心一些便是,无需陛下亲征!”
“是啊,陛下!”另外一个辅臣方岳贡也出列跟着奏对道:“如今天下大半已定,陛下所造之水泥乃天下奇物,利国利民,如若陛下致力于民生,微臣相信陛下又会出奇迹,比起领兵打仗,更能让大明中兴!”
云贵等地,其实一直不怎么被朝堂上重视,因为相对京师这边来说,云贵实在太过偏远了。并且相对其他地方来说,都是高山深谷,物产不丰,也没多少好在意的。
因此,其他六部尚书等人,皆是赞同两个阁臣的话,觉得皇帝留在京师更好。
但是,崇祯皇帝有自己的理由,当即对他们说道:“朕去西南,除了更方便平定西南之乱外,还要给大明朝打通一条通往西洋的通道。此事其他人皆没底,唯有朕亲自去才行!”
西洋,是从明朝开始对印度洋的称呼,一直沿用到后世。
蒋德等人一听,一个个都是一脑门的问号,大明朝要陆路通往西洋干什么?
看他们的表情,崇祯皇帝就知道他们无法理解。这倒不是他们目光短浅,而是时代局限,无法像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一样,可以通过历史的发展知道大明朝需要一条通往西洋道路的重要性。
此时,崇祯皇帝也不想多解释,只是说道:“此事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至关重要,朕必须未雨绸缪,趁着朕有能力,把这事办了!”
要是以前的话,可能这些文官会引经据典和皇帝辩论一番,反驳他的这个话,觉得大明朝要通往西洋干啥?
但是如今,崇祯皇帝已经有足够的威望,一旦他有所决定,便没有臣子敢质疑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崇祯皇帝看向坐在下首的太子,对他说道:“朕出征之后,有一件事情需要你用心去做。”
朱慈一听,连忙躬身候旨道:“还请父皇示下!”
要做好的事情,无非是休养生息相关的事情,朱慈在这两年内当监国的时候,干得就是这个事情,因此心中很有底气。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却听崇祯皇帝开口说道:“朕以为,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因此,你挑选一些从事人口最多的行业,举办大明朝第一届比试,决出状元、探花和榜眼,给予举人礼遇。”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除了崇祯皇帝本人之外,所有人都傻眼了。
崇祯皇帝领兵在外征战的时候,太子监国组织过科举考试,这没什么,在他们都理解的范围内。
但是,如今皇帝说,要各行各业都参与比试来得到状元、探花和榜眼,这算个什么事?
从事人口最多的行业,难不成是农夫、商人、船夫、风月楼的姑娘等等,由朝廷来主持他们比试?
这也太离谱了吧?
还要给他们举人的待遇!
好半天,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都没反应过来,觉得皇帝这是异想天开。
要是以前的话,这些文官绝对会一个个开喷刷声望了。但是此时,皇帝可不是他们能随便喷的了。没有一定的胆子,比如像黄道周那样的,也不敢喷。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同时也知道这个事情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他们难以理解也是正常。
于是,他便举例说道:“诸卿可有感觉到,如今百废待兴之时,最缺的是什么?”
经过将近二十来年战争的破坏,真的是百废待兴,该是什么都缺!
于是,太子便回答道:“泥水匠?”
崇祯皇帝先不回答,只是看着底下的臣子。
这些文官们见了,便只好在皇帝目光的注视下回答了起来。
“老农?”
“马夫?”
“……”
有前面的铺垫在,结合本身遇到的情况,文官们纷纷猜着各行各业的人。
崇祯皇帝听了一会之后,直接打断他们说道:“人才!各行各业的人才!”
说完之后,他便马上补充说道:“非是读书人才是人才,只要在本行业做得好,管他是泥水匠还是老农,又或者是什么,皆是人才!朝廷在各方面都缺,如果各行各业都是人才辈出,而不是碌碌无为那种,那相信大明朝重新强大起来,便是指日可待!”
“别的不说,就这次水泥能烧制出来,也是朕调集了几个行业的人才,才得以在去年年底之前烧制出来了。卿等说说,各行各业的人才,是不是正是朝廷所需啊?”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虽然听皇帝这么说,并且还举了事实作为例子,但是一想到朝廷竟然要举办各行业的科举,就觉得很是荒谬的感觉。
他们在犹豫,但是太子却视他爹如偶像,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奏道:“父皇,儿臣必定办妥此事,不让父皇亲征云贵之时还有后顾之忧!”
崇祯皇帝听了,扫了那些臣子一眼,然后看向朱慈说道:“此事说起来简单,但是第一次做,无章程可依,还是有不少困难的。不过你只要记住,这等人才的选拔,是以朝廷实用人才为主,而非花拳秀脚,仅仅是看起来好看而已。以此为目的,筹备并且组织比试。”
朱慈听了,当即回奏道:“儿臣遵旨!”
崇祯皇帝看向其他人,严肃地说道:“卿等务必辅佐太子做好此事,不要以为此乃儿戏而不肯用心。朕把话先说在这里,们当官,是要当好官,能做事的官,那便是人才。否则居于官位,却是碌碌无为,如此便是读再多的书出来也是庸才,还不如一个熟练的泥水匠。他做不好只是自己没饭吃,当官的做不好,便是祸害一地百姓!”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嗓门,看着底下群臣,重点强调道:“以后开始,朕不管你们民意如何,口碑如何,品德如何,如果做不好朕交代事情,那就不配为官,就这么简单!”
听到皇帝越说越严厉,并且还把这个火烧到他们当不当官,如何当官的事情上,顿时,有些人就不自在了。行行评状元就行行评状元好了,又不会妨碍他们当官!
于是,就听蒋德奏道:“陛下,不知各行业的状元、探花、榜眼得举人待遇,那是可以为官一方?”
大明朝的制度,如果是举人的功名,那就可以有当官的资格了。等到这明末的时候,甚至有封疆大吏,兵部尚书等等,都只是举人出身而已。
各行业的举人身份,是不是能当官,就是他们这些文官最为关心的了。
崇祯皇帝听了,马上就说出自己所想的道:“得举人待遇,但暂时不能为官,等朕看看能选出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再行定夺!”
其实,他早就有想法,那就是为以后设立科学院这种技术型研究机构做准备,而不是一步到位,那样的步子就太大了!
随后几天,崇祯皇帝又交代了不少其他事情,然后便领御前直属标营南下。
之前的黄得功和吴三桂两部人马皆留在北方,不但是加强北方防线,预防吞并了朝鲜的建虏再次入侵,也为以后征讨辽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