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103章 天心民意

  老朱并不是圣人,他本性便十分护短,他也有私欲。

  而他最大的私欲,便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朱肃知道,老朱一心追求的是要使大明千秋万代,朱家人统治江山世代不绝,这一点甚至还在百姓安居乐业之先……

  正是因为老朱自己起于底层,故而他更能知道,一个想要永远传续的朝廷,就必须要善待百姓,不能将百姓逼到绝路……一个逼到绝路的人是不会知道敬畏皇权的,他朱元璋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老朱自己回忆往昔时,就曾无数次的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说过:“那年月,若是能够吃上一口饱饭,咱断然不会造反。世上只会多出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朱重八,绝不会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故而,如此关注百姓民生,除了老朱自己的感同身受之外,其实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老朱希望朱家能够永远的统治这片江山。

  但朱肃,却从未想过这样的事。他虽然也同情于后世崇祯失国时的壮烈,并为鞑清窃据华夏、使得华夏蒙受千年耻辱的事义愤填膺。但他却从没有想过,要使得朱家人永远统治华夏,也不认为朱家人可以真的永远统治华夏。

  封建时代各种政策制度的核心,始终是为了家天下,始终是以“情理法”来厘定所有的规章制度的。所以封建时代的制度,其实绝对不可能长存,以人情为本的制度,必然也会因为人情关系的大网越织越密,而最终陈腐崩毁。

  朱肃从未寄奢望于自己提出的那些制度,能够使大明亘古永存。那些制度或许能够针对性的修补一些大明日后的弊病,但几百年后,必然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而出现弊端,甚至最后成为了阻碍大明的弊政。

  朱肃只盼,自己提出的这些开拓进取、开启民智等等的国策,能够趁着如今一切尚早的时候,使华夏更加强大,避免日后蒙受外侮而已。他的立场其实并非是在朱家,而是在整个华夏……

  当然,这件事是不敢对老朱明说的。他一直都在刻意回避这件事。

  但如今,老朱猜到了他的真正立场……

  “所以,你给咱朱家的皇帝套上了枷锁哄着咱,在朱家子孙的身边,藏了一只卧榻旁的猛虎……如果后世的皇帝出了不肖之人,你便让百姓们来取代了他”

  “你是觉得,天下被像咱这样起自微末的人取了,甚至是被其他的汉人诸侯给取了,也比拱手送给了鞑虏异族要好……是也不是”老朱的声音也是淡淡的,但朱肃仍是在其中感受到了杀气。

  “儿臣……确实不觉得天下能够真正永远的属于朱家。”朱肃看着老朱的脸色,斟酌着自己的词句,继续说道。

  “您老人家雄才伟略,方才,也亲自教导了雄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这开启民智,使得百姓能够自主的推动天下的进展,这是唯一一桩能够永远的影响千百年之后的办法。对于这件事,您和儿臣先前是有过共识的。”

  “若是后世真有姓朱的皇帝干的不对,败坏了祖宗江山……儿臣确实……”

  “觉得这天下亡在其他汉人手里,也远比给了异族鞑虏要好。”

  朱肃说完,努力抬起眼迎上老朱的视线,但背后,汗毛仍是竖立了起来。

  老朱才是这个时代智慧站在最顶层的人物之一,自己的这些小心思,又怎么可能真正永远的瞒得住他

  既然老朱已经想到了这一节,不如二人之间,开诚布公。

  老朱方才和朱雄英说话时,自己也说了“若是后世有不肖子孙……那该亡国,也还是要亡国的”之语。该不至于就因为这件事,就暴怒才是。

  老朱的目光灼灼看了朱肃许久,许久之后,这才挪开了目光,而后拍了拍朱肃的肩膀,整个人倚靠在椅背上。

  “咱一开始……对你说的那些事是很相信的。”

  “满心认为,你也是朱家的子孙,一定也是希望咱朱家的江山,代代传续,万古永存。”

  “……”朱肃咬了咬唇,一言不发。

  “你虽然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却也不是什么天纵之才,只是有着那特别的身份,故而才能有这般的见识眼界。”老朱笑着对朱肃道。“咱那时候自傲的紧,拉着善长、伯温,后来还有你大哥,一门心思的,想要用你说出来的那些政策,将咱的大明江山打造的和铁桶一般。”

  “但……随着咱当这皇帝当的越久,却越来越觉得,即便是这些远超时代的东西,也未必就能真的永远维系住我大明江山。”

  老朱那始终坚定的眼神,竟是露出了些许惆怅来,对此,朱肃心里也是一惊。

  但老朱很快就收起了有些动摇的眼神,再度变回了那位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维系不住就维系不住罢。咱这个当祖宗的,已经把能做该做的事,都做的够够的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日后这天下究竟是如何,咱到时候该也已成了灰。”

  “你的立场,其实是对的,不要真把这华夏天下丢给了蛮夷,教咱朱家人做了华夏的罪人就好。”

  他说的云淡风轻,朱肃听在耳中,却只觉得有如风雷。

  他现在说的平淡……但必然,是经过了许多夜晚私底下的彻夜难眠。

  天知道,老朱在放下“让朱家永远统治天下”这个执念的过程里,经过了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

  朱肃也长舒了一口气……老朱既然认同了自己“为华夏,而不是只为朱家”的立场,那么自然心中也不会对他有所责怪了。

  “但是,你所说的这个‘兴民智’,仍然是一头猛虎。”老朱道。“三纲五常,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两个东西,是儒家给天下人下的一道枷锁,使得皇帝,天子,能够名正言顺的高高在上。使得朝廷管束天下人的阻力,少了百倍、千倍。”

  “这是确实存在的。咱能理解你,想要影响千年万年,唯有开启民智,才能使得这些懵懂无知的百姓们自己站起身来,不再懵懵懂懂,而是出现更多的人来顶住这个民族和国家。这样,若是天下蒙难,国之将倾,华夏上下,也能够群策群力,汇集起力量共赴时艰。”

  “父皇……”朱肃心下稍微感动。老朱的这一句“咱理解你”,使得他心中再无忧虑。

  “但是!”老朱话音一转,“你现在开启民智,就是将这些东西提前抽了出去。”

  “咱知道你不是要颠覆纲常,但百姓们慢慢开了民智,咱朱家人做天子的法统,一定会倾覆的。甚至于,三纲五常也会被一些蟊贼所利用,用来对付我大明。”

  “咱之所以叫你来……就是想告诉你,趁着咱这个开国皇帝还没死,你赶紧……也必须!为咱朱家人做皇帝,想出一套新的法统出来!”

  “咱虽然说已经想明白了,不奢望咱老朱家一直把持着这华夏江山。但!是!”

  “咱大明,至少得超过大汉的四百年!”老朱的眼神满是锋锐,灼灼的直视朱肃。

  “不然咱这么多年来,岂不是白忙活了你必须给咱弄出一套新的法统,好教我大明天下,至少能延续四百年之久。”

  “若是没有四百年……咱在地底下,一样把你揪出来扒了裤子,狠狠的教训一顿!”

  “……”老朱忽然的爆发,朱肃整个人都僵愣住了。

  想出个道统,让大明至少存续四百年……您老人家真当穿越者是神仙了

  大汉四百年……是分了东汉和西汉,严格来说,二者其实压根不是一回事。

  而大明……天下焉有四百年之王朝

  朱肃只感觉压力山大。

  但老朱说的……倒也没错。这些年来他这般操持,还不就是希望要子孙后代长治久安

  他已经不奢望朱家的这片江山亘古永存了……四百年,老朱确实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了。

  “道统的事,其实,儿臣与宋师此前便有过讨论。”朱肃道。

  开启民智,其中牵涉到的事情方方面面。要使得大明的思想不受到抑制,那么发展科学就是开启民智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毕竟科教才能兴国,若是开启民智是为了教出一大堆之乎者也的书生,那么大明确实只会亡的更快。而科学体系的发展,必然会对现有的这些朴素的哲学体系造成冲击。

  重新厘定大明道统,使得大明皇帝能够更加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这也是朱肃这几年来始终在考虑的问题。

  “虽说……还没有十分完满的定论,但这些日子,儿臣和宋师,确实理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只是未曾告诉父皇您。”朱肃道。

  对于开启民智的事,宋濂比之老朱、朱肃,都要更加敏感。老人家其实也是希望能够达成圣人的理想,真正有教无类的。但他其实也知道,新学如今,已经和传统的儒学再不相同。

  科学借着“格物”的名头,正在不断的发扬光大,而作为所谓新学创始者的朱肃本人,其实也更加重视客观真理的科学,开启民智,其实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科学人才,而不是新学儒者。

  宋濂对此表示十分的忧虑,故而,才会对开启民智一事,有所疑虑和抗拒。

  直到汇同老朱的车队来到了西安,看到了“格物”带给西安百姓的莫大变化,看到了那些工人们因为生产力的壮大而安居乐业,老人家才坚定了以自己的一生名望,襄助朱肃开启民智的决心。

  对于其中的隐患,老人家自然也是尽心竭力的,想要以自己的学术来将之弥补。

  他与朱肃讨论多日,二人虽然讨论出了一个大体框架,但却是,还未曾向老朱禀明。

  “哦”老朱的身子微微向前倾了倾。“你且说给咱听听。”

  “你准备,给咱大明的皇帝,安上一个怎样的道统”

  “嗯……”朱肃道。“比起董仲舒所谓的‘君权天授’,‘天命所归’。”

  “儿臣觉得,‘天心民意’,或许更为妥当……父皇您以为如何”

  “天心民意”老朱的瞳孔微微一动,眉毛已是皱起,显现出威严的模样。“你说仔细一些。”

  “也就是……”朱肃看着老朱的模样,有些忐忑,“也就是,天子承天之命,呵护百姓,掌理天下;臣子奉皇命而牧民,百姓虽然供奉天子百官,却并非予取予求的鱼肉,天心民心,天意民意。”

  “天子有的,不是上天赐予的权力,而是土地的分配之权,对天下人的管理之权。臣子也不是天子的家臣,而是天子从亿兆黎庶当中,挑出来的贤良之人,德才兼备之士,协助天子,分好土地,管理好天下,维护好纲纪,保护万民,做好公器……天子承天之命,顺应民心,官吏受吾皇圣命,看护万民。百姓以产出供养天子百官,故此天心即民心,天意即民意。民心盼公平,百姓要公道。千般公道,万般公平,只在民心。天心向民心,天意为民意。”

  “天子没法一个人治理天下,天子也不可能一个人享用亿兆百姓的所有供奉……说来说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王土是上天借天子之手,均分给百姓享有,天子分的公道,百姓心服口服,天下国泰而民安。天子分得不公,天下扰攘,国家汹涌,流民遍地,义军四起,就需要有人出来重新分配田亩,管理万民。而能分好土地者,管理好万民者,才能君临天子,坐上龙椅。”

  “天子承接天命,而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让百姓们有地可种,有路可活。”

  “天子为管理之人,百官为天下公器……天子将天下之田土分予天下人,管理天下人使其安居乐业,此方为天子之职责,而非受天下之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