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铁铉与杨荣之争

  武英殿。

  薛夏、顾云行礼。

  朱允炆合起奏折,抬起头看着两人:“起来说话吧。”

  薛夏将文书递给内侍,肃然道:“皇上,日本使臣凭借朝鲜商人凭证,畅通无阻抵达扬州一案现已查明,批准给日本使臣商人凭证之人,是朝鲜国王李芳远。”

  朱允炆有些意外。

  李芳远?

  这个家伙自己见过,他不傻也不笨啊,听说李芳远正号召朝鲜国民全面学习大明,这是一个聪明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混账事?

  接过文书,朱允炆仔细看过,脸色阴沉起来:“如此说来,果真是李芳远授意?”

  薛夏重重点头:“据李一府等人提供消息,绝对无误。”

  啪!

  朱允炆一拍桌案,站起身来:“李芳远好胆!朱棣在哪里?”

  “皇上,燕王在何处,我等刚回京,尚不清楚。只不过,此时还不宜动用大军吧……”

  薛夏打了个哆嗦,皇上,我冲动点没关系,打不死几个人,可你不能这么冲动啊。

  朱允炆白了一眼薛夏,看向内侍:“去给五军都督府传话,让朱棣回京整顿军队,随时准备出征!”

  内侍听着模棱两可的命令,无奈的只好转身。

  这命令不好传啊。

  整顿军队,整顿多少军队?

  随时出征,出征打谁?

  召集那些将领也不说,这算什么命令……

  薛夏看着发怒的朱允炆,连忙说:“皇上,李芳远此举恐怕也是一时糊涂。朝鲜毕竟是大明藩属国,多年来没出过纷争与矛盾……”

  朱允炆挥了挥手:“退下吧,传徐辉祖、铁铉、杨荣、解缙与杨士奇。”

  薛夏、顾云有些无奈,这还很多事没汇报清楚,比如封锁了朝鲜市舶司,抓了李从茂的侄子李一府,回来路上见到了日本使臣,邀请日本使臣与李一府等人见了个面,不知道李一府、张英等人在哪里找到了兵器,竟杀了二十几个日本随从。

  僧人阿祖一不小心掉到大海里念经去了,日野美子吃饭肚子疼,估计是想治病,拿着刀子就把肚子给划开了。

  日本国医术还是比较奇特,只不过效果不咋滴,终究还是没治好。

  只有肥富五个人被送往朝鲜市舶司,都怪安全局,没看管好兵器,怪我薛夏,皇上我想请罪……

  “滚!”

  朱允炆看过文书,自然知道安全局怎么运作的。没错,杀人的真不是大明人,是朝鲜人,和大明没关系,但朝鲜李一府、张英等人只是刀,握着刀的人才是真凶。

  算了,这群人死了也好。

  朱允炆气愤的是,你丫的薛夏会不会办事,既然要干,就干得彻底点,留五个人算什么事,传话只需要一张嘴,不需要五张嘴!

  李芳远“出卖”大明的事让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气愤不已。

  徐辉祖义愤填膺:“皇上对李芳远不薄,大阅兵之前召他谈话的次数最多,甚是器重,可他偏偏背叛大明,私底下批准、掩护日本人进入我朝,已构成对大明的威胁。臣请旨,降罪李芳远,若他不能解释清楚,臣愿意领兵去松京问问他意欲何为!”

  铁铉看着杀气腾腾的徐辉祖,清了清嗓子:“李芳远在这件事上确实不妥,让我们极是被动,且存在巨大隐患。此例一开,藩属国都可能铤而走险,将一些海贼、倭人、犯人等送至大明。由此,当将此事扩大,严重处理,以儆效尤。”

  杨荣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位,低着头看鞋子,脚指头还不时地动一动。

  打朝鲜?

  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所以这两位都乐得配合建文皇帝演戏,反正表忠心什么时候都不会有错。

  不过李芳远这件事若是处置不当,将很可能让大明与朝鲜的关系变冷,朝鲜再想随意派遣使臣,学生进入大明,恐怕会有不少阻碍。

  日本使臣回去之后,足利义持会采取被动防御,还是主动进攻,这些动态远比李芳远的破事更重要……

  “皇上问你话呢!”

  铁铉推了推杨荣。

  杨荣茫然地抬起头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握了握拳头,好啊,我在这里讲话,你在那里神游四海,行,你真行,小子,济州岛缺一个钓鱼的,你去那里吧。

  杨荣郁闷地想吐血,走个神的代价也太大了一点……

  徐辉祖看着杨荣一脸羡慕,早知道这个结果,自己干嘛不躺地上睡觉,让皇上发配自己去济州岛啊,对马岛啊,壹岐岛啊什么的多好。

  铁铉有些不满意,连忙说:“皇上,杨荣只不过是走了个神,怎么能因此获罪发至济州岛。他是兵部侍郎,走神有错,不是他的错,是我这个当尚书的没管好,我的责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让一切罪责由我承担……”

  杨荣瞪大眼珠子,铁尚书啊,你突如其来的关心,让我恨不得刀了你啊。

  鬼都知道济州岛现在是个什么地方,东海水师精锐多少人都在那里,摆明了是一处军事前线,战斗哨岗,别管足利义持是被动挨打还是主动找死,那都是水师妥妥的军功,你抢我功劳,挡我升官路,不怕我找你拼命?

  铁铉白了一眼杨荣,你小子还想怎么升?我在兵部尚书多少年了,你见我挪过位置吗?你跟着大军跑到西域,一战直接成了兵部侍郎!

  你这不是想去济州岛,你这是想直接踩着我爬到内阁去啊!

  要入内阁也得是我先入,排队好不好……

  铁铉真的很着急,现在对外战争越来越少,大明打仗又不玩僵持战、持久战,基本上都是一次彻底解决敌人,无论是安南,还是帖木儿,都是一战定乾坤。

  除了北面善于跑路的鞑靼和瓦剌,大明明面上的敌人就日本国一个了。如果在打日本时不立下点军功,铁铉想要进入内阁的梦想怕是基本要成泡影了。

  现在皇上如此器重杨荣,甚至有意让他参与到东海水师的征战之中,摆明了是想让杨荣得到更多的资本好进入内阁。

  朱允炆看着相互争执的铁铉与杨荣,揉了揉眉心,直接说:“内阁只有解缙、杨士奇两人,明显不足。这样吧,铁铉入内阁,杨荣升兵部尚书,杨荣去济州岛,铁铉暂代兵部事宜。”

  铁铉郁闷,自己就这么进入内阁了,可为毛自己高兴不起来,似乎上了当……

  朱允炆欣赏杨荣的大局观与谋略,是一个智谋之人,做辅助是极好的。铁铉更适合作为一军之主,团结所有力量,随机应变,意志坚强,能抗压。但未来的作战,水师不需要这么多做主的人,需要的是能拿主意、谋略四方、大局决断的人才。

  杨荣领命,还是有些好奇地问:“皇上,那朝鲜方面?”

  朱允炆平静地说:“安全局差点拆了朝鲜市舶司,抓了三个人,李芳远哪怕是聋子也应该知道消息了。用不了多久,朝鲜使臣就会来京,等着看吧,若他们不解释清楚,表现出谢罪诚意,那就把朝鲜国踢出藩国序列,过往条约一律作废。”

  杨荣笑了。

  建文皇帝对日本使臣入京一事并没有太过愤怒,因为这件事没有改变大明对日本的计划。如果真的被李芳远搅黄了,那朝鲜就危险了。

  安全局。

  李一府、张英、姜楠三人被关在一个房间里,这三个人毕竟是奉命行事,在问出口供之后,薛夏、顾云等人也没折磨他们。

  刘长阁将一份文书交给薛夏,严肃地说:“最近出现了一些异常,绝大部分人都沉寂下来,融入京师的生活之中。但这批人却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薛夏翻看着文书,当看到一行字的时候,不由得紧张起来:“这些人竟在窥视安全局总部,还曾跟踪过我们的人?”

  刘长阁凝重地点头:“若不是皇上始终不下命令,我真想将他们全抓了问个清楚。庞焕认为,他们几次出现在安全局附近,应该是在寻找白依依。”

  薛夏知道白依依背叛杨五山与阴兵,导致其外围势力基本荡除,恨之入骨是肯定的,但将目光投向安全局总部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一直如此被动不太合适吧?”

  薛夏有些担忧。

  刘长阁无奈地说:“话虽如此,可我们确实没有掌握更多的头目消息,在京的这批人似乎完全分散为一个个小组,小组之内又没有明确的头目。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请求皇上批准一次行动,抓一批人问问。”

  薛夏赞同:“这种事,还是早点动手的好,明日我写份文书送上去。”

  刘长阁微微点头。

  安全局在忙碌,无数的百姓也在忙碌。

  二月春暖花开,秦淮河游人如织。

  唯有后湖十里长堤,并无游人。

  一辆辆马车载着货物抵达长堤入口,经过三重勘验之后,才准许通行。

  钟山之上。

  一道身影隐在高处,手中拿着望远镜盯着后湖长堤,眉头紧锁。

  警备果然森严。

  想要进入二炮局内部,必须经过这些勘验才可。

  腰牌好搞定,可容貌勘验这就麻烦了,要么易容,要么弄一张人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