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歌当宋 > 第七百九十二章朝中“老司机”

  不少人都觉得叶安疯了,这个大宋的少年侯爷年轻有为,又是官家的侍读学士,深得天下的信任与恩宠,所有人都觉得叶安的未来铁定是平步青云,谁知他却会在这种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得罪刘娥不是得不偿失,而是自寻死路啊!

  范仲淹惊讶的回首看向叶安,他是抱着贬斥出外之心而上疏,就算自己失败了,也会给朝堂以震动,也会让群臣看到希望和决心。

  只要朝臣们一心团结,那官家亲政之日就会不断提前,这是就是范仲淹所希望的。

  但他没想到叶安居然会是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自己的,在其他朝臣胆怯懦弱的时候,这个少年侯爷挺身而出,使这平静的朝堂再起波澜,如同玉石横空猛击鼓磬。

  叶安第一次发现文臣们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那种惊诧中带着一丝欣慰,迷茫中带着一丝赞许的表情才真的让叶安惊讶。

  怎么说呢?

  大宋的文臣向来是眼高于顶的,他们敬佩那些寒门子弟,敬佩十年苦读铁砚磨穿的学子,但对叶安这种的“平步青云”靠着敬献祥瑞而上位的人,他们表面赞许,内心之中却是极其不屑的。

  这也是为何夏竦有那般的能力,却在朝堂之上屡受排挤的原因。

  而叶安的直言上谏却完全打破了朝臣们对叶安的固有印象,虽然心中有一种愣头青的批评,但也有一种少年人直言不讳敢想敢说的魄力。

  敢于对强权发起进攻,敢于坚持正确的事情,敢于得罪天下权利最大的人,这样的人被他们称之为“清流”。

  叶安的行为使得他成功在朝堂上获得了一波支持,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清贵文官,更是对他褒赞有嘉,在心中羞愧于自己没有开口的同时也忍不住佩服叶安的勇气。

  “叶侯所言不无道理,然官家毕竟年幼,如今刚刚大婚,正是龙魄精壮之时,为大宋江山计也该暂缓亲政,待年岁渐渐长,脾性日渐沉稳,圣人传以治国之道再行亲政之举,到那时老臣相信官家必然胸有韬略,腹有锦绣,国朝昌盛指日可待矣!”

  吕夷简这一次终于彻底的站在了刘娥这一边,他就是个朝中的“老司机”,看准时机后便会毫不犹豫的下重注,在他看来赵祯还是太年轻了些,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可能是刘娥的对手。

  他的表态使得不少朝臣大惊失色,毕竟当年他也为了限制圣人权利而“立过大功”的。

  刘娥为了集中手中的权利,曾经严令吕夷简把她“权军国重事”中的权字去掉,但吕夷简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着实让朝臣们佩服。

  但现在的吕相公为何会站在刘娥这边,许多人都没觉得刘娥有多么的强势,相反觉得她并没有出彩的手段。

  但所有人都能小看刘娥,吕夷简却不能,他深知刘娥的厉害,别看她在珠帘之后一言不发,那很有可能是引而不发。

  这个在大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女人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手段。

  在这场政治投机中,吕夷简当然选择了有利的一方,甚至他已经知道了结果会如何,无论是出于面子还是大义,赵祯这个刚刚大婚的官家都无法接受临朝亲政的“美意”。

  就算这件事放在百姓家中,权利的过度也是需要推辞的,这才是人伦孝道。

  连在百姓家都不能通过的事情,在朝堂上能通过?想想也是不可能!那自己为何要鸡蛋碰石头,为何要选择这时候下场?还没到时候呢!

  吕夷简看向王曾,眼神中稍显得意,他已经站出来支持刘娥了,这时候若他王曾站出来……那便是自找难看,谁不知他是拥护官家早日亲政的?

  若他此时站出来支持圣人,嘿嘿……必定众叛亲离,数十年的清名毁于一旦!

  吕夷简反而希望王曾站出来,他这辈子最不喜王曾的便是他身上那股子酸腐之气,既要追逐权利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又要装作一副清高的样子!

  王曾此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当然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挽救这一切,在他看来范仲淹做的没错,只不过太急躁且没有形成一种大势。

  但叶安的行为他是着实没有想到,在他看来叶安算是孤臣,但也是个极为知晓“趋吉避凶”的聪明人,以他的未来,只需要守住眼前的东西就好,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到范仲淹的这次上谏之中。

  王曾没有任何动作,他甚至有些恼怒于范仲淹的突然上谏,也不满叶安的附和行为,这打破了他长远的计划。

  眼下的朝堂上暂时没有什么声音,无论是出班的范仲淹还是叶安皆是双手相叠,躬身在藻井之下一动不动。

  刘娥一直没有发话,而御座上的赵祯也被突如其来的上谏所惊呆,他没想到会有人在今日的超会上提出让自己亲政,虽然这是自己心中所想,但他知道自己不能。

  看着眼前出班的叶安,赵祯更加迷惑,明明是他之前让自己不要亲政的,为何叶安又要上谏?!

  不可能是为了附和范仲淹,叶安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因为脑袋一热而决定某事的人,赵祯虽然带着深深的不解,但依旧否定了范仲淹的上谏。

  “朕虽大婚,然治国之道行至未半,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朕并无此等能耐,眼下国朝昌盛全赖圣人所治,朕不可独居其功!况圣人“权军国重事”乃先帝所托,众卿所辅,朕之亲政还需推延,待朕学有所成之时必不推脱,以担帝王之则,履天子之权!”

  赵祯的话说的有理有据,并且充满了人伦孝道,这不是微言大义,而是天子之胸怀肚量朝臣们直呼“万岁”。

  刘娥虽然一言不发,但她却得到了最满意的答案,此时她和王曾一样不能表态,一旦表态她反而被动起来。

  只有在赵祯拒绝推辞之后,她才能露出欣慰的笑容,并且这早在她的预料之中。

  看着殿中御阶之下的叶安,刘娥心中却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在这愤怒之中还夹杂着不解,这小子向来不会做出格的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刘娥和满朝的文武一样想不明白,叶安为何要得罪自己,为何要在如此敏感的事情上得罪自己?

  就算是要把自己营造成一个孤臣的模样,那也不该挑选自己如此在意的监国之事上谏啊!他又不是一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