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歌当宋 > 第四百三十七章少年知兵事(下)

  “少年人果然是有勇猛之气,以大军城边威慑党项不敢就范,在以环州一众堡寨之兵坚守损耗其斗志,继而清剿,到是颇有些想法!只可惜………”

  曹利用的声音稍稍一顿,吸引了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后,这才缓缓道:“只可惜未曾想到若西羌人乘此之机与党项人联手,里应外合坏我环州之防!到时西北诸州必然方寸大乱,空有裂土之危!到时又该如何?”

  好一个欲抑先扬,明褒暗贬!

  手段是高明,但讨论的中心却是大错特错,叶安无奈的摇了摇头:“本以为曹枢密会有如何高明的见地,但未曾想还是如此,西羌人是有胆子同党项人联合的,但我朝难道不会分化之?以化整为零之法分离羌人诸部,让其自己产生不信任?继而对西夏施压,让其投鼠忌器?我朝大军驻扎于虾摸寨附近,党项人岂敢强攻?这是一场消耗战,党项人眼下用兵西域,哪有能力与我大宋匹敌?若调兵南下,怕是西域所图谋的一切便如同土崩瓦解一般消失,党项人能够承受得起?”

  叶安的话同样说的有理有据,并且是据理力争的逐条分析,怼的曹利用一时无言以对,但他忽然道:“你可知晓依照你的计划,我朝大军所需用度为几何?!保安军,定边军两军人马不下五万之众,若是全部开赴虾摸寨,小小的边寨如何能养活这么多的人?朝廷还需从”

  终于和自己算经济账了,叶安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微微一笑道:“能用钱解决的麻烦还算的上是麻烦吗?”

  在朝臣们还惊愕的时候,叶安连珠炮似的开口道:“眼下环州之乱若不能及时平定,只会越拖越烂,此对我朝影响之大怕是不止这点钱能够平息的吧?若因此让党项人得手,国朝之戍边花费何止万巨?!世代如此又岂能以钱财所计?!唯目光短浅之辈,方以姑息之态为之,国朝边疆之重如泰山崩临,不以雷霆万钧之威破之,便如跗骨之蛆相随,唯有刮骨疗毒之法可行,然届时万事休矣!”

  少年之声的澎湃在朝堂上回响,句句扎心,曹利用一时竟不知何言以对,盯着叶安一句话也说从不出来。

  而朝堂中的衮衮诸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叶安的话直戳要害,他们却还在犹豫,原因很简单,未来的长痛和眼下的短暂剧痛,他们不知该如何选择。

  事实上这根本算不上是痛苦,因为本来就是大宋自己造就的“病因”…………

  王曾缓缓出班,他这个寻常不怎么爱出风头的相公此时已经有了抉择,举起朝笏向赵祯以及珠帘后的刘娥一礼道:“臣附议!叶侯之计可为万全之所为!虽耗费大了些,但总比每年都要担心党项人南下要好的太多,若此战平息羌人之患,可谓是一扫室中之鼠,尔后数十年甚至百年西北自定矣!”

  随着王曾的出班,一群文臣也跟着附议,叶安的计划确实老成精妙,在遏制党项人的同时,也能平定环州之乱有何不可?

  “老臣以为,叶侯如此之谋实乃步步为营,然此事还需精妙之配,万全之计!老臣奏请圣人官家下旨封殿,立以规矩!宫中之人不得走漏半点消息,并命皇城司暗中走访,擒捕泄密之人!”

  随着吕夷简的话一出,殿中朝臣们炸开了锅,这场面几乎是赶上了当年真宗皇帝亲征之前的布局,那次殿中议事也是如此的规格。

  许多人认为环州之事还没到这种地步,有些太过小题大做,但却有人站了出来附和:“老臣赞同吕相公之意!万事皆无有兵事之重,党项立足西北已然百年,李明德亦有自立为王的打算,再加之辽人授意,以借刀杀人之法扶持党项,当以此战错气锐气!”

  众人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王钦若站出来附和的,只不过他接下来的话却让王曾和吕夷简脸色一变:“老臣还以为,既然是叶侯提出此法,又需精妙配合,当以叶侯为使,提举此事!”

  “叶侯年少,又不曾参与兵事,眼下乃是司农寺少卿,如何能奔波千里以御重兵?!”

  王曾和吕夷简立刻表示了反对,他们没想到王钦若居然敢下这黑手,一般这种情况都是以朝中重臣,并且还是颇通兵事的重臣为安抚使,在配合以良将统兵,但所有的问题最终都需要安抚使来承担。

  叶安年少,刚刚进入朝堂,虽然在文臣们眼中还需打磨,历练,但却好歹也是“自己人”,若是让他主事,稍有差错便可能引起不可想象的后果,叶安的前途便彻底毁了。

  但若是换做老臣,重臣,便是有些意外发生,也最多是官降一级,留官待用罢了。

  在这一点上王曾和吕夷简态度是一致的,他们要保全叶安,因为在他们心中,叶安很可能是未来大宋朝堂上的另外一股力量。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娥缓缓道:“王卿所言有些道理,但叶安年少,如何能以安抚使之重相授?当另择重臣为安抚使,然叶安又是定计之人,不可不往,如此便以范雍为体量安抚使,叶安为副使,令以广平郡开国侯,上骑都尉曹仪为镇戎军节度使,平息环州之乱,翌日出行!”

  刘娥的速度非常快,给出的时间也甚为急迫,显然她是想要尽快结束环州的动荡,一天也不想多等,因为她知道,多一天便会多一分变数。

  不等王曾和吕夷简开口,刘娥便又道:“着三司拟办折变摊派与环州及永兴军路百姓,各州府官署不得推诿阻挠,不得懈怠粮草督运之事!其他各司官署已不可懈怠!”

  眼下刘娥算是一锤定音了,朝臣们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齐齐开口道:“臣等遵旨,尊圣人谕!”

  边上的内侍已经把刘娥的话全部拟成词头,并交给了殿中的翰林学士晏殊书写成圣旨,再交给赵祯用以皇帝神宝,最后送到了同平章事吕夷简的手中,算是彻底交由中书门下,继而吕夷简和王曾同时用印,当场宣布了这条旨意的“有效性”。

  一份加急的圣旨便出现了,一套下来已经非常繁琐,但却比从宫中传出的旨意要快捷的太多,以至于叶安一肚子的话说不出来,只能看着递过来的圣旨无奈苦笑。

  至于身边和他一起接旨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他都没有在意,直到中年人戳了他一下才反映过来,上前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