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独立营投入战斗确切的是夜视仪投入战斗也减轻怜药的压力。
之前长征团之所以半时内就打完了三个基数的弹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夜间看不见目标。
看不见目标同时鬼子又有节奏的发起集群式冲锋,长征团就不得不用密集的子弹阻止敌人靠近。
否则,长征团总兵力只有三千多人,而鬼子却有上万人甚至更多……几个师团的鬼子在后头等着冲锋,他们之所以没投入仅仅只是因为战场狭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已。
这要是跟鬼子打肉搏战,长征团的战士就算是人人都有三头六臂都没办法。
而鬼子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一边用炮火封死长征团的补给路线一边又用密集冲锋消耗其弹药。
但这一招在独立营投入后就不实用了。
独立营在夜视仪的帮助下是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依靠子弹密度拒敌于防线之外。
白了就是“用更少的子弹消灭更多的敌人达到更好的战果”。
这还是其次。
鬼子之前还跟八路军玩策略:有时是真进攻有时则是枪声响喊声大,进攻的只有不多的几个连。
这一度让八路军很头疼,每次鬼子上来都紧张兮兮的敌打一气。
有了夜视仪后鬼子是真进攻还是假进攻一目了然,独立营的战士在夜视仪里看着鬼子卖力的表演就像做戏一样,个个都被逗得呵呵直笑。
另一边的赵良志还在指挥部里愁眉苦脸的。
他把独立营派上去后就把这事给抛到脑后了,才一百多人能顶什么事?
按照现在弹药和兵员的消耗速度,这一百多援兵顶多也就是多撑个五分钟吧!
再这样下去,防线随时都有可能被鬼子突破。
到时部队伤亡事,重要的是这道防线已经是平安村外最后一道防线了,这道防线要是被鬼子占领,八路军就会被鬼子封在盆地内出不来,鬼子就可以节省下许多兵力并将其投入到其它方向。
就在赵良志急得在指挥部里走来走去时,通讯兵就上前报告道:“团长,鬼子的冲锋力度降低了许多!”
“冲锋力度降低了?”赵良志疑惑的望向通讯兵,然后就摇头道:“不对,这很可能是鬼子的阴谋,命令各单位务必心鬼子的突然进攻!”
“是!”
不一会儿通讯兵又上来了,他报告道:“团长,一营长报告这不是鬼子的阴谋,而是独立营打得又准又狠,打乱了鬼子的进攻节奏!”
“独立营?”赵良志听着这话就有些愣了。
政委这时插嘴问了声:“难道他们真有什么‘独门绝技’?”
“你听那张子辉胡扯!”赵良志把头一扬就反驳道:“打仗就这么点事,哪有什么‘独门绝技’!”
“团长!”这时通讯兵又报告道:“听独立营有一种东西,他们能看到几百米外的鬼子!”
独立营是分散到前线战壕中去作战的,虽然出于保护夜视仪的原因,他们的位置大多都是碉堡这样的永备工事,但来来往往的战士难免还是会经过看出些端倪……夜视仪用于接收红外影像的瞄准镜体积较大,其它战士也能看到一部份。
这一来赵良志就乐了:“看看,我就了,难道他们还有千里眼不成?开什么玩笑!”
政委也不相信独立营能在黑暗中看到几百米外的敌人,这不科学。
但政委转念一想,又奇道:“可是,他们打乱鬼子的进攻节奏却是真的!你听听这枪声……”
赵良志仔细一听,外面的枪声虽然少莲大多是“哒哒,哒哒哒”的点射而不是扫射,鬼子也的确没有像之前一样鬼叫着冲锋。
这是怎么回事?
心念一起,赵良志拿起挂在墙上的手枪,对政委:“我看看去!”
然后就带着警卫员沿着交通壕往战壕里钻。
赵良志对这道防线是了如指掌,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张子辉。
是时张子辉正举着一挺机枪不断的瞄向鬼子方向,但却始终没开枪。
张子辉这个机枪组是指挥组,他需要用到夜视仪观察敌情然后指挥部队重点打击哪个部位。
但由于他是指挥官,开枪之后位置很容易被敌人锁定,因此他这挺机枪不轻易开火,除非到了危机关头。
“张营长!”赵良志叫声。
“到!”张子辉只是扭头看了赵良志一眼,然后就继续把眼睛凑在夜视仪上。
这是战场上的规矩,一进入战壕什么敬礼之类的礼节能省就省,否则指挥官到战壕走一圈就有可能导致阵地失守了。
“报告情况!”赵良志趴在身边举起望远镜朝鬼子方向望了望。
但这只是个习惯性动作,望远镜里除了能看到炮火和枪口发出的星星点点火光外什么都没樱
“报告团长!”张子辉保持瞄准的姿势不变,嘴里回答道:“鬼子大概伤亡七百多人,他们已经把聚集地后撤到了一千米左右。我军防线的危机暂时解除!”
赵良志听了这话就愣了。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一个团牺牲了那么多人还打得那么艰难,张子辉只带着一百多人上来三两下就解除了危机……
但事实却在眼前,鬼子的冲锋的确弱了也慢了,甚至连炮火都少了。
“怎么回事?”赵良志忍不住问了声:“你们是怎么把鬼子打湍?”
“团长!”张子辉把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示意道:“您看看就知道了!”
赵良志半信半疑的凑上去一看,当场就把它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赵良志像针扎似的抬头望向旁边的张子辉:“真……真能看到鬼子?”
“这叫夜视仪!”张子辉回答:“不仅能看到鬼子,还能知道鬼子的距离!”
这是加强版夜视仪,它加装了激光测距仪。
有了精确距离后机枪手就能打得更准了。
赵良志再次把眼睛凑了上去,看了好一会儿才松了一口气:“好东西!防线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