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有空间正文卷第691章一起种西瓜2“大家先坐着,休息一下。”木秀对着乡亲们说道,还好家里以前办桌留下的板凳多,拿出来三十多个不成问题。
“爹,你去把陈叔喊起来。”木秀扭头对木水说道。
木水进了堂屋,喊醒了陈向阳,这会儿他也睡饱了,酒也醒了。
“乡亲们,我先点下名字,喊到名字的人,说声到。”木秀唯恐有漏掉没来的,保险起见,还是点名比较保险。
“王振华。”
“到。”
“陈天柱。”
“到”
就这样,木秀很快就点好了名字,大伙都到齐了,陈向阳也坐到了木秀旁边。
“乡亲们都来了,那我就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育苗,大家一定看仔细了,有什么不懂的,举手提问。”
木秀站了起来,拿出种子,对大家说道:“这是无籽西瓜的种子,种子我已经提前晒好了,这会儿需要用温水浸泡,然后自然冷却,浸泡八个小时。”
木秀拿出一袋种子,放进盆里,拿起开水瓶倒进另外一个盆子里,在放进去凉水,用手试了一下温度,温度刚刚好,然后将这盆水倒进了有种子的盆子里。
“就是这样浸泡,浸泡八个小时。”
“等八个小时过后,将这些种子从水里拿出来,用大点儿的盆子,平铺好,放入少量的水,在灶上支个架子,或者是放在屋里的炕上,温度越暖和越好。”
“选择发芽超过小拇指家长的挑出来播种,如果没超过的,就不要了,就算是种出来,产量也不高。”
“看这种子的种皮这么厚,看着又扁,好出芽吗?这等出芽要等几天啊?”木秀刚说完,底下就有人发出了疑问。
“我下边就是说出芽的问题,无籽西瓜的确不大容易出芽,所以需要人工破壳,这样才能顺利发芽,你们看,泡完种子后,尽量洗干净,在这里,就是种脐的位置,用牙嗑瓜子一样嗑出个小口,一定要注意,就这么大,不然伤到种仁就不好了。”
木秀拿起一粒种子,给大家做起了示范,大家凑上来都看了一遍后,又坐下继续认真听了起来。
“出苗大概需要两天左右,一亩地大概种四百颗种子,如果乡亲们育的苗不够,就来我家,将没有发芽的种子拿来,换取我家已经育好的种子,我也会一起去地里,帮助补苗的。”木秀这样虽然麻烦,但是能最大程度保护无籽西瓜不向外流落。
木秀接着将浸泡种子的盆子,从桌面上拿开,接着拿出一小碗的鸡蛋壳。
“这是我家攒下来的鸡蛋壳,攒的很多,乡亲们如果谁家没有或者不够,直接来我家拿。”木秀说完,将本来就已经碎了的鸡蛋壳再敲碎点。
“等种子种下地之后,就将鸡蛋壳弄的和种子一样的大小,盖上鸡蛋壳,一定是湿润的鸡蛋壳,平时也要多喷水。”
“等到子叶高出土地之后,就要开始施肥了,因为那都是一个多月后的事情了,我怕乡亲们记不住,我将需要施肥和预防需要的药物都写好,给了村支书,到时候他来带领大家统一施肥。”
“等到这些全部完成之后,就要开始人工授粉了,这个我爹会,也会统一教会大家的。”
木秀洋洋洒洒的说完这一串话,坐下来,喝口水,等着乡亲们举手提问题。
在座的这三十多位乡亲们,虽说有的大字都不认识一个,可是个个都是种了几十年的庄稼了,木秀要是跟他们讲别的,也许这会儿早就已经开始乱哄哄的提问题了,关于庄稼这一块,他们真是一听就懂,一听就会,理解能力非常的强。
木秀等了一会儿,没有人举手,她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既然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询问,那这会儿,我开始喊名字,喊到名字的,来领种子,今天回去之后,就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明天种子不发芽的,及时来我家更换,咱们后天一起播种。”
“好。”
“行。”
院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应允声。
接着就是木秀的点名声。
“王振华。”
王振华快步走到木秀跟前。
“王大爷家种一亩地。”木秀拿起秤,仔细称了一百克的种子,装到小纸盒里,递了过去。
王振华接过种子,跟捧着宝贝一样,道谢之后,在陈向阳这边领取单上按了个指纹,就赶紧回家了。
“周二宝。”木秀继续喊着下一个名字。
就这样,到了傍晚七点多,才将所有的种子分发完毕,院子里也变得空荡荡。
“陈叔,这是给你家的种子。”木秀将最后一包种子递给了陈向阳。
“今天也忙一天了,我先回去了。”陈向阳接过种子,也急匆匆的赶回家,毕竟这种子又要浸泡又要等发芽,都需要时间,后天就要播种了。
“爹,爷,咱们这会儿也要育种了。”木秀指了指桶里泡的种子,这是下午吃过饭之后木秀泡上的,再过两个小时,就要换水了。
“我先去找几个大盆子,放进暖棚里。”
“我也去拎几桶水进去。”
木秀家是十五亩地,除去种紫薯和水果胡萝卜的5亩,再带上陈旭辉和秋姨的地,勉强凑成十一亩地,也需要育不少西瓜苗,再加上乡亲们万一育苗失败,还要从他们这里拿育好的,所以,今天晚上,注定要忙上大半夜了。
第二天,木秀家因为暖棚温度高,在下午的时候西瓜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木秀和陈大爷,还有木秀,带上了几大盆子育好的苗和鸡蛋壳,先去地里种西瓜。
西瓜育苗好,播种起来很快,一个下午,就种了三亩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三人赶着牛车回到家中,周水莲已经做好了饭。
木秀很久没有长时间在地里耕作了,这会儿只觉得浑身都跟散架一般,吃过饭,洗漱完就躺下睡了。
清晨,木秀就听到外面人声沸腾,她穿好衣服,走出来,难怪声音这样杂乱,这会儿在她家院子里,站了十几个乡亲,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个小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