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六十八章 震撼的胜利

  李世民早年当小秦王的时候性刚烈,当笑则笑,当怒则怒,坐视以喜好而行,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在于李建成争夺太之位的时候,吃了不少的亏。后来改变了性格,城府也越来越深,几乎不见他一惊一乍的,就算遇到在怎么困难的事情,他也能从容面对。

  这突然间反应如此激烈,满朝武不可思议之余,心不免咯噔一下,这战报必然写着了不得的事情。

  李世民表情震撼,看着战报记载的事情,整个人都有着别样震撼。

  这个战报是捷报并非功劳簿,只是记载了一个结果,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出兵将谋士间详细的功绩作用。但正因如此,反而显得格外震撼。尤其是李世民这样懂得军事的君王,更能从点滴记载察觉出一些关键所在,了解整个布局战略。

  结果简单!

  大和国灭,擒大和国推古女王、权臣苏我虾夷、圣德太之山背大兄王以及三百公卿权贵。

  百济灭,擒百济武王扶余璋以及皇室百余人。

  高句丽灭,擒高句丽王高宝藏,高句丽权臣渊盖苏为其父渊太祚逼死自绝,高句丽皇室以及渊氏一族尽数就缚。

  短短的二十日不到,罗士信灭三国擒三王,以迅雷之势抵定东方战局,使得东路军获得全面胜利。

  不只是如此,战报过后还请求在高句丽组建都护府,让李道宗当任平壤总管、让苏定方当任扶馀总管,刘仁轨为都护府长史,以稳定东面局面。这其的意味不言而喻……

  罗士信正如马周说的那样。在大唐、新罗之间利益的取舍,让大唐占了最大的便宜利益,高句丽、百济的土地都归他们所有。新罗完全没有占据半点便宜,反而对大唐感恩戴德,他们的国王金白净将随着跟随罗士信的凯旋之师一并来长安朝见。他不知罗士信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这明面的胜利如此,暗处的胜利也是如此,真不简单。

  这胜利已经不能用漂亮来形容了。

  震撼!

  足够的震撼。

  “哈哈!”李世民反复看着战报,高声道:“再告诉诸位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东路军罗士信大总管二十日之间连灭大和、百济、高句丽三国,虏三国国王公卿,不日即将携新罗国王金白净来朝……”

  短短的一句话。犹如重磅炸弹一样,在群臣炸开……

  一阵无声的震撼过后,议论声顿时四起。

  朝堂上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杂乱一处。

  李世民卓立高处,看着武如此。也未制止,心涌起无限豪情。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出色的帝王靠的是一群惊才绝艳极富远见的谋臣一群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将军:而今他手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长孙无忌等,武有李靖、罗士信、侯君集、李世绩、苏定方、李道宗。论及阵容比之秦始皇手的尉缭、李斯,王翦、蒙恬、蒙毅,比之汉武帝手的主父偃、桑弘羊、东方朔、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超越秦汉汉武,还不是指日可待?

  满朝武叽叽喳喳的半宿,最终都只汇聚成一句恭贺之话:“大唐万胜……”

  李世民也毫无迟疑。许罗士信身为大总管对于海东一事的安排,让他押解三国国君以及公侯携新罗国王一并凯旋归朝。

  **********

  平壤城!

  得到李世民的任命,罗士信长吐了口气。一刻也不迟疑,归心似箭的吩咐各大总管让他们整军凯旋……

  这一切都如他计划的一样。

  针对海东的局势,罗士信心头的对手只有一个大和国。并非他小觑高句丽与百济,而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高句丽已经让他打残了,不足为据。百济虽阴差阳错的成为海东第一军事强国,可是缺乏统帅军队的人才。区区新罗。区区金庾信都能以弱攻强,有什么值得大唐警惕的?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大和国!

  大和国的根基在海外。虽然打了几次败战,却始终在境外作战。并未真正的伤及筋骨。

  百济、高句丽能够有支持下去的念头,也是因为大和国的支持。大和国事事旦旦的表示有破大唐妙策,说的那么坚定自然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只要毁去这救命稻草,就能断绝百济、高句丽的最后希望。所以罗士信在得到张仲坚带来的消息之后,立刻根据形势拟定了斩首战术。

  这个斩首战术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有些奇思妙想,却正应对小日本的国情。

  小日本现在的制度是战国时期幕府制度的前身,并非是统一的国家。说白了就是小小的岛国里有无数个诸侯国,诸侯国最大的一个左右这朝政与天皇一起治理天下,而周边的诸侯国臣服于最大的诸侯国。若诸侯国的力量不足以服众,将会有新的诸侯国兵指京畿,展开上洛战役。

  苏我氏正是当前小日本最强势的诸侯国,他们控制着京畿一地手握重兵,号令四方诸侯。与他关系好的诸侯,会听他的号令。关系不好的,自然也会阳奉阴违。

  苏我氏因为受到了大唐的抵制,威势大减。为了走出困境,他们决定打出岛国,为了自己的野心,这一次豁出一切将手可动员的兵力都聚集了起来,一步步的投入海东战场。这样的布置势必导致京畿空虚……若是任何一个国家,面对京畿空虚,势必会向四方调兵,来充实京畿要地。毕竟没有什么地方比京畿更加重要,可是日本这个时候的制度就不一样。

  外来兵马进入京畿等同上洛,苏我氏是不可能放任任何非苏我氏的兵卒进入京畿,占据京畿要地的。如此也给了罗士信的可趁之机。在击破日本的水军之后,立刻奇袭日本京畿要地。

  罗士信当初与张仲坚以有约定,大唐助他击退大和国的侵略,而他帮着大唐探查大和国京畿的情况以及航海路线,方便他们兵指京畿……

  这一切几乎都如他预料的一般无二。

  月十日。张镇周、刘仁轨率领唐军水师,从海东七十二岛出发,通过濑户内海直达难波登岸,水军直接攻破难波防线,直抵大和国京畿要地。京畿内的兵卒不过五千,根本无从抵御。他们的城市构造简单。根本算不上什么城池,一战而溃。大和国推古女王,大和国权臣苏我虾夷,圣德太之山背大兄王以及田村皇等权贵都被唐军生擒,几乎将大和京畿贵族劫掠一空。

  月十日。困守在新罗旧国都金城的苏我仓麻吕、巨势胡人得知京畿剧变,急忙放弃金城意图撤回本土救援。当天夜里,撤军受到罗士信阻截袭击,全军覆没。得知罗士信大捷,新罗旧地县亭群起响应,纷纷杀死大和委任的官吏,投降罗士信。新罗故地,让罗士信全境收复。

  月二十五日。罗士信挥师百济。百济王得知罗士信袭来,再次派遣他麾下唯一可用之将阶伯抵御唐军的进攻。罗士信兵分三路,分别让苏定方、李道宗与之兵分三路夹击阶伯。阶伯能力平庸。在实力胜过金庾信的时候都对付不了金庾信,更何况分别对付罗士信、苏定方、李道宗三人。

  面对他们的围攻,阶伯手那些让金庾信打的落花流水的兵卒更加难以抵挡大唐的百胜雄师,一日都未支撑下来。阶伯还算硬气,亲自激励将士,义无反顾的率军上阵与百济境内黄山与唐军对决。全军覆没,无一投降。

  月二十日,百济军得知罗士信直扑国都大为动摇。

  百济王扶余璋军事水平极其一般。他了解罗士信的能力,对之异常畏惧,在国都泗沘城不敢前行,得知了唐军的动向,一边担心给困死孤城,一边又怕阻击失败。于是手足无措,大为仓惶。结果在一日之内,他一会儿命后退至泗沘城固守,一会儿又命令前去阻击唐军,一会儿又下令说要撤出泗沘城逃往海上等……接连下达了十数道彼此相悖的命令。

  百济部队本来士气就不高,接到这样的命令更是无所适从,使得军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自己先乱了阵脚。

  月二十八日,莫虎儿一举登城,成功拿下了百济国都泗沘,小将薛仁贵在追击生擒百济王扶余璋。

  在罗士信拿下百济的时候,平壤城下的唐军也有所行动,给平壤城制造心理压力。

  七月三日,罗士信压着百济武王、大和国推古女王出现在了平壤城下,以实际告诉城将士他们已经没有了一切,援兵希望……现在投降还能保住生命,待城破之日,一切都晚了。

  面对面前的昏暗,渊盖苏的父亲渊太祚站了出来……

  论及才智干略,渊太祚比不上渊盖苏,然而持重沉稳却非渊盖苏能够比拟的,他早已预料到结果……渊盖苏这么闹不是将高句丽推向巅峰就是跌落谷底,为了渊氏的未来,他放手一赌。

  结果自然输了,为了保存渊氏,渊太祚逼死了渊盖苏,选择投降……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短短的十八日……未完待续

  ps:看着书评说战争场面写的简单。这个无语以对,说的不错,是简单了。但是真的宏伟不起来。最近一直再查资料,小日本在当时就是屁大点的实力,我实在做不到将他们夸大到多么多么强,然后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他们真的不够格,所以只能以另一种形式来写这场战役。